油脂油料日报:花生中短期预计低位震荡 豆粕反
上周五国内花生盘面继续低位运行,1月合约上涨0.15%,报收7812元/吨。近期河南产区天气转好,但收获和晾晒进度偏慢,供应量不及预期。
油脂:中短期棕榈油、菜油建议偏空对待,反弹做空思路
正大期货官网上周五,BMD毛棕延续下跌,1月合约下跌1.29%,报收4205林吉特/吨。短期盘面继续下跌,或仍是印尼产量数据超预期发酵影响。短期GAPKI预估2025年印尼产量同比增加10%,预估同比增近500万吨,大超年初行业预期的200-300万吨的同比增量预期。若该机构月度数据可信,该预估不仅会改变25年印尼棕油的年度供需预期,也可能影响26年印尼B50计划实施下的供需预期。但业内也存有对GAPKI数据的质疑,故市场观点存在一定分歧。此外,10月马棕库存预计很高或250-260万吨,中期减产季供需难紧。印尼中期供需虽预期紧张,但数据公布滞后,存有不确定性,不易交易。美盘方面,上周五,CBOT大豆延续偏强。虽然25/26中国对美豆采购减少同比减约1200万吨,但美豆25/26出口及压榨同比或增约1300-1400万吨区间。25/26美豆出口及压榨增量可以填补中国进口的减量。此外,25/26年度,美豆产量预估同比减近180万吨(USDA9月)。若如此,美豆25/26库存可能降至500万吨左右。美豆25/26库存需求比预计同比下降。这只是粗略预估,基于其他亚洲国家的新增采购承诺兑现、美国生柴政策没有大的变动假设。国内方面,上周五日间及夜盘油脂继续下跌。国内基本面变动不是很大。中国对美豆若很快开始采购,中国明年一季度缺口完全可填补。后期重点关注中国对美豆的采购时点、采购税率等细节。市场推测若中国对美豆进口关税维持13%,1200万吨美豆可能仍是储备采购,商业采购难有进口利润。如此一来,26年2-4月国内大豆缺口的填补将取决于拍卖节奏。中期国内豆油供给没有问题;国内棕榈油维持供需双弱,近期豆棕价差快速回升,但仍是倒挂局面,刚需持续;近期中加关系改善预期升温,中方对加方访问及贸易关系等的表态显著改观,令菜油盘面同样大跌。中美贸易阶段性谈判结果已定,中加关系或许也有望改观。若后期中国调整对进口的加拿大菜油、菜粕进口关税,中国将可进口加菜油。中国对加拿大菜籽的政策调整,可能仍需加方对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取消才能实现。11-12月国内菜油供需预估趋紧,但供给的政策性风险始终存在。综合来看,印尼产量预估超预期、中国承诺采购美豆、中加关系可能改观、巴西新作大豆产量可能仍极高,叠加目前技术进一步转空,中短期棕榈油、菜油建议偏空对待,反弹做空思路。套利方面,中短期豆棕价差可能仍有一定走强空间。
正大期货官网花生:中短期盘面预计低位震荡
正大期货官网上周五国内花生盘面继续低位运行,1月合约上涨0.15%,报收7812元/吨。近期河南产区天气转好,但收获和晾晒进度偏慢,供应量不及预期。多数花生水分偏高,也令贸易商收购积极性不高。预计本周开始河南农忙结束,河南花生供给量逐渐增加。由于新米质量较差,预计河南及山东农户优先销售次货、水分偏大货源,河南价格仍偏弱。东北产区价格在刚性补库需求、小贩惜售等因素支撑下,近期价格保持高位。需求方面,内贸市场和食品厂销量预计难有明显改善。但随着供给增加,油厂开机率有望提升。中短期,关注油厂采购数量及价格等,盘面预计低位震荡。
正大期货官网豆粕:反弹走势恐难持续
正大期货官网隔夜美豆1月合约收于1115,涨0.65%,创下15个月新高,也创下近五年来的最大月度涨幅,主要受到对华出口复苏的提振。据报道,在中美贸易谈判结束后,中国至少又购买了四船美国大豆,总计约920万蒲式耳。这批大豆将于2025年底至2026年初交付。交易商们对中国的大豆采购承诺将如何转化为实际装船仍持谨慎态度。国内豆粕库存节后继续回落,高点已现,未来将进入去库的阶段,国内节前对于阿根廷大豆大概采购了300万吨,弥补了部分四季度-明年1季度进口缺口,但是缺口仍然较大,未来需要关注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具体力度,美方给出的具体数字可信度并不高。操作上,连粕当前市场走势以超跌反弹为主,基本涨回到了阿根廷颁布免税出口政策之前的位置,后续驱动相对有限,中美会晤结束后,市场可能暂时回归平淡,当前连粕反弹走势恐难持续,后市豆粕的潜在利多依然在于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不及预期,我国远期大豆进口成本可能居高不下。如果届时连豆粕跌到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南美恰逢天气扰动,中线做多的机会可能再次出现。
正大期货官网(来源:新湖期货)
正大期货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配资,谨防上当受骗。
